
底層邏輯支持金價?還看鮑威爾、PCE及特朗普!


金價如英倫預期試新高
多種炒作因素支持
一、金價與白銀走勢
- 金價:已測歷史新高3680美元區間,後續有望衝擊3700美元、3730美元、3743美元。
- 白銀:逼近43美元區間,預計有能力測試44-45美元。
二、金價上漲核心支撐因素
1. 貨幣政策預期: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本週降息25個基點(去年12月以來首次),部分投資人預期降息50個基點;特朗普呼籲美聯儲大幅減息,以房市為例暗示需更積極貨幣寬鬆。
2. 供需與政策:中國可能放寬黃金進出口規定,官方與民間需求成為黃金漲勢主要推動力。
3. 經濟與政治風險:市場憂慮美國陷入經濟衰退危機;美國政府或於9月30日停擺,兩黨在醫療補助與健保資金等議題分歧大,協商時間緊張,政府關門機率約50%。
三、美聯儲降息相關爭議與警告
- 摩根大通觀點:若美聯儲降息被視為屈服政治壓力,恐衝擊股債匯市;當前通膨高於2%目標,經濟數據不足以支持降息,且市場過熱,偏離經濟預測基礎的降息將對金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。
- 華爾街機構呼應:一旦美聯儲開始降息,創紀錄的股市漲勢可能結束,投資人將重新關注經濟放緩風險。
四、美國經濟現狀與風險
- 滯脹風險:面臨停滯性通膨威脅,8月通膨率升至2.9%,就業數據下修25.8萬,就業成長放緩與通膨攀升並存,恐重演1970年代危機。
- 經濟壓力因素:白宮移民限制政策導致勞動力短缺,關稅政策使企業成本轉嫁消費者,推經濟至危險邊緣;美聯儲面臨政策兩難,傳統貨幣工具在滯脹環境難發揮作用。


五大核心看点
1. 利率决策:降息成定局(25点或50点均短期利好金价、压制美元),但需警惕美股因“过度降息触发衰退恐慌”出现逆走。
2. 政治干预:特朗普任命的新任理事米蘭倾向“更大幅度降息”,挑战美联储决策独立性,若引发市场相关炒作,将进一步利空美元、支撑金价。
3. 官员立场分歧:部分官员支持积极降息刺激经济,部分持反对意见,会议后官员公开表态或加剧美元、金价波动。
4. 未来利率预测(点阵图):会议后公布的“利率预测图”是焦点,需对比其与掉期市场预期差异。目前掉期市场预期“年内降息3次(至3.5%)、明年再降5次(至2.75%)”,点阵图若接近该预期则利好金价,反之则利空。
5. 经济数据解读:就业市场数据疲软(8月非农疲弱)但通胀升温,矛盾数据下,美联储及鲍威尔对“就业/通胀是否为暂时性”的解读,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。


美聯儲如英倫預期降息25點
金價亦如預期獲利回吐
20250918
美聯儲(17日)啟動降息,如英倫預期降息15點,此次決策主要基於「風險管理」的考量,旨在避免勞動力市場進一步轉弱。預期今年再降兩次,明年放緩步伐。
美聯儲宣布降息後,美元先挫後反彈,黃金價格從歷史高點回落。市場觀點認為點陣圖減息預期不及市場預期,預期落差造成資金獲利回吐壓力,與英倫分析一致;但料美就業市場未能快速改善,後續進一步炒作減息依然是主邏輯,金價整理後續揚機會不低,但由於近期累積大量升幅,提防短期回吐加深。
根據會後公布的「點陣圖」(官員們對未來利率的預測),美聯儲預期在今年剩下的兩次會議中,還會再降息兩次。然而,對於明(2026)年的利率走向,點陣圖顯示官員們預測僅會再降息一次。這個看法比金融市場目前預期的明年降息兩到三次更為保守。


會議重點補充
1. 經濟預測調整:上調今年經濟增長率(從1.4%至1.6%)、2026年(1.8%)及2027年(1.9%)增速;核心通膨率今年預計3.1%(與此前持平),2027年降至2.1%;失業率今年預估4.5%(與此前一致)。
2. 政策關注重點:下一步政策將優先關注就業狀況,當前勞動力市場走弱,少數族裔失業率上升問題需重點關注。
3. 關稅影響預警:目前關稅成本主要由進口商吸收,對消費者影響不明顯,但企業未來或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,相關影響預計在今年剩餘時間及明年逐步顯現。
後市關注點與操作建議
1. 核心關注方向:美聯儲後續是否進一步降息(尤其在經濟可能放緩的背景下);前總統特朗普的干預言論及不可預期行為,或導致市場情緒化、波動性加大。
2. 操作策略:維持短線思路,做好風險管理,嚴守操作紀律。


核心影响因素:
美国经济担忧
美联储降息:美联储宣布今年首次降息,下调政策利率四分之一百分点,计划后续稳步降低借贷成本,以应对就业市场疲软。通常低借贷成本能刺激石油需求、推高油价,但此次市场更关注经济前景。
经济疲软信号:美国劳动力市场疲弱,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,但整体劳动力供需减少;8 月独栋住宅建设量跌至近两年半最低,房地产市场或仍拖累经济;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,还面临供应过剩、燃料需求疲软问题。
供需担忧相互作用
供应端动态:俄罗斯推出措施应对油价波动和制裁,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石油相关设施,埃克森美孚无计划恢复俄罗斯运营,这些本可能利好油价;OPEC 成员科威特预计美国降息后石油需求会增,卡塔尔上调原油定价。
国际经济动态:德国议会批准年度预算,计划加大投资重振经济;中东地区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目标发动空袭,但暂未对油价产生显著影响。


美联储點陣圖造成金價回吐
後市留意新數據及官員態度
20250919
美联储决议(17日)降息25点,点阵图显示今年仍会持续降息,但2026年降息幅度与市场预期存在较大落差,造成炒作減息預期落差,讓美元回穩,金價回吐加深,情況與英倫分析一致。。
美联储官员认为新一年2026年可能仍面临通胀压力,进一步降息空间非常有限。上述结果导致金价出现回吐,接触3700后动力明显放缓,且有较多回落。
市场正等待新的市场数据(包括通胀、就业数据)及信号,以判断美国未来经济表现对美联储政策的影响,同时等待美联储官员新讲话,寻找更多政策信息或官员态度变化。市场同时关注非美总体资金流,因美元表现会影响金价。日內將有日本央行決議,值得留意。


日本央行料維持利率不變
10月會否加息成焦點,影響日圓及金價
20250919
今日日本央行决议预期维持利率不变,市场高度关注其是否可能在10月加息。前日本央行官员表示,无论高市早苗是否在10月胜出日本首相选举,日本央行因当前通胀及食物价格过高,讓日央行有机会在10月加息。
目前,日本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,包括贸易政策、相关选举、工资表现、物价表现,均会影响日本央行未来政策。更多市場人仕認為明年加息才是合適。
事實上,日本央行加息空间有限,但其加息时间会带来短线情绪波动,影响日元进而影响美元表现,從而影響金價。
若此次日本央行决议暗示10月可能加息,需警惕日元短时间走强、美元走软,此情况下金价或因美元走软获得反弹机会。
反之,若日央行如大部分市場預期,延後加息安排,市場料視日本央行偏鴿,不利日圓,支持美元,或拖累金價。


本週重點關注事項
鮑威爾講話+PCE或續揚
1. 官員談話: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首次公開談話、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及新任理事公開演說。留心當中態度會否出現轉向,透露更多未來政策訊息。
2. 經濟數據:
- 美國:8月PCE物價指數(預期月增0.3%、年增2.7%)、核心PCE(預期月增0.2%、年增2.9%)、房市數據(新屋銷售預期升0.5%、成屋銷售預期跌0.8%)、採購經理指數、耐用品訂單等。
若PCE 走強,或為金價帶來壓力。反之,若意外走軟,則支持金價。
- 日本:東京消費物價指數(預期月增2.8%,核心指數同增2.8%)。市場同時關注日本首相選舉發展,料10月日圓有較明朗走勢。
3. 企業財報:美光財報及財測,或成晶片產業動能催化劑。美股超買後,會否出現調整受關注。


金價底層邏輯依然看好
新高目標看3740-3770
2025.09.22
一、金價待消化點陣圖消息
1. 走勢表現:上週金價連續第五週上漲,美聯儲降息當天一度創歷史新高,後因利率展望不確定性震盪,呈「買預期、賣事實」走勢。
2. 降息影響:美聯儲上週三宣布今年首次降息0.25個百分點,點陣圖顯示今年內或再降兩次(下次可能在10月),對金價為利多;但主席稱此次為「風險管理式降息」,非持續降息週期開端,導致多頭獲利了結。
3. 內部分歧:19位美聯儲與會者中,7位認為今年不再降息,2位認為再降1次,未來降息決策或面臨挑戰。
4. 後市關注最新官員講話及數據表現,當然不可忽視特朗普干擾美聯儲的消息。


鮑威爾講話攻略
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即將發表的談話受到市場關注,這將影響未來市場走向。上週美聯儲如預期降息一碼,市場認為寬鬆周期已經開始,並預期年底前還會再降息兩次。
市場觀點認為,鮑威爾的談話可能出現三種情況:
1)最可能的情況是保持中性態度,重申依賴數據決策,這會讓美元維持目前整理,金價要等待時機。
2)若是釋放鴿派訊號,暗示10月將會再次降息,則可能打擊美元,支持金價。
3)若是轉向鷹派,強調通脹風險,則可能導致國債收益率上升,料支持美元,金價受壓。
總體而言,鮑威爾的談話將決定市場對未來降息預期的解讀,進而影響美元及金價的短期走勢。投資人需要關注其對就業市場和通脹前景的看法,這些都將成為市場波動的關鍵因素。


供应端压力:市场观点认为,当前石油供应持续强劲,OPEC 正撤除减产措施,且制裁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影响尚未显现,供应充足让油价承压。
需求端疲软:多个能源机构担忧原油需求减弱,美国馏分油库存增加远超预期,加上炼厂即将进入春秋季检修期(检修时会关闭装置,减少原油需求),进一步拉低需求预期。同时,美国就业市场疲软、8 月独栋住宅建设量跌至多年低点,经济数据也加剧了需求担忧。
降息利好有限:虽然美联储周三降息并计划进一步降息(低借贷成本通常能刺激原油需求),但市场认为,当前降息力度可能不足,甚至可能因削弱美元推高购油成本,难以转化为原油市场的需求增长。
伊拉克已启动原油出口增加:伊拉克官方机构证实,作为 OPEC + 逐步取消自愿减产的一部分,已开始增加原油出口,或对油价不利。